在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,推动矿山绿色转型已成为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、实现矿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。
政策引领-锚定矿山绿色转型战略方向
作为全球矿业生产与消费大国,我国通过政策部署引导矿产行业发展健康有序发展,如由生态环境部、自然资源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明确提出"推进绿色矿山建设,加快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采"等要求。多部门相继出台《有色金属行业智能矿山建设指南》《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》等政策,为矿山智能化建设和绿色转型提供顶层设计,明确"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、智能化无人"的实施路径。
技术破局-智能分选重构矿业生产范式
在政策指引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,矿山绿色转型加速推进。作为资源开发的核心环节,传统分选方式因污染高、能耗大等问题严重制约行业发展。名德光电突破性应用"AI视觉识别+X射线探测"的双引擎技术体系,通过多谱段传感融合、深度算法迭代和工业级可靠性设计,实现资源分选效率与精度的革命性提升。
核心技术突破传统分选瓶颈
案例1. 煤系高岭土精准提纯
针对煤系高岭土伴生矿物复杂、传统分选效率低下的痛点,名德光电MAI-XD系列人工智能分选机通过多光谱成像与深度学习算法,可实时识别矿物表面纹理、光泽度等38项特征参数。在内蒙古某高岭土矿应用中,设备实现98%以上的高岭石精矿回收率,使尾矿高岭土含量由传统工艺的12%降至3%以下,年增经济效益超2000万元。还解决了煤矸石尾矿堆积、资源综合利用低等难题。设备通过智能识别煤矸石中高岭土,提升利用与价值最大化,同步推动该项目实现绿色转型。
案例2. 降低排污压力,延长尾矿库使用年限
在湖北磷矿基地,名德MAI-D系列设备采用高精度智能识别技术,结合多模态建模算法,成功解决磷块岩与白云石分选难题。某磷矿企业应用后,入选矿石品位由18%提升至26%,抛废率突破60%,年减少尾矿排放量120万吨,同步实现在磷矿分选现场,无需后续介质回收处理,通过预选抛废技术,低品位矿石不再进入湿法流程,有效减少尾矿渣产生。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。
案例3. 废弃资源再利用的新突破
名德MTX12型X光智能分选系统在山西应用中展现卓越性能。通过双能X射线透视技术与物质识别算法,系统可穿透300mm厚煤层,精准识别1cm³级矸石。实际运行数据显示,矸石排出率达98.2%,带煤率控制在1.5%以内,名德分选机根据煤矸石中现状,可实现煤、矸石、高岭岩三重精准分离。
全流程智能化替代方案
针对传统手选车间效率低、风险高等痛点,名德光电智能分选机实现革命性突破:处理粒度范围扩展至2-150mm,小时处理量可提升至120吨,较人工分选效率提高10倍以上,可直接替代几十名手选岗位,年节约人工成本300万元以上。
废弃资源再生利用
针对历史堆存难题,名德技术团队在江西某钨矿开展"城市矿山"再造计划。通过MAI-TD系列分选设备对2000万吨历史尾矿进行再分选,成功选出钨尾矿中黄岗岩、石英及黑色石料,使其达到高标建筑骨料使用标准,释放尾矿库库容及尾矿资源的充分再利用,新增收入近千万。
全球布局与技术创新
目前名德光电设备已形成覆盖各类金属与非金属矿种,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矩阵,随着"双碳"战略深入推进,名德光电正加快构建矿山分选数字信息化,通过工艺参数优化、设备状态智能预警等功能,持续推动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。